姨妈书
姨妈书 > 皇兄何故造反? > 第425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25节

 

于是,任礼顿时坐不住了,在房间里走来走去,半晌,方道。

“这样,你立刻去一趟甘肃,然后……”

“报!”

话没说完,房外又响起一道声音,这次进来的是任礼的长随,他走进房中,躬着身子,道。

“侯爷,刚刚行宫传来消息,说是让您即刻安排,太上皇明日起驾回京。”

“什么?”

任礼大感意外,明明就在昨天,太上皇还吩咐他好好布置总兵府附近的防务,怎么今天就突然要起行了。

不过如此一来,任礼也就没有继续留在宣府的理由了。

京师距离甘肃,快马驰骋也要好几日的时间。

在接到这份书信前,或许这没什么,但是现在……

看了看手里的书信,一时之间有些不知该作何决断……

于谦的决断

甘肃,北风卷地,寒风肃杀。

如今的甘肃,还不是大明赫赫有名的九边军镇之一,相对于大同和宣府这样的重镇,显得有些狭小破旧。

当然,同样作为抗击虏贼的重要城池,甘肃城同样伤痕累累,带着沧桑的战痕。

那一道道斑驳的痕迹,屹立在寒风当中,无声的诉说着它的功绩。

驿站当中,摆设十分简单,一名绯袍老者,拿着毛笔,伏在案上,写写停停,最终,搁下了手里的毛笔,深深的叹了口气。

于谦思索着刚刚巡视兵营所看到的情况,心中的忧虑不由又深了一层。

此次天子遣他出京,要做的事情有三件,其一是彻查罗通一案。

这件事情并不算难,虽然说是陈年旧案。

但是,暗地里天子命了锦衣卫协助,明面上,于谦亲自督办,再难查的案子,只要有蛛丝马迹可寻,也能查个底掉。

为了这件事情,于谦特意从刑部调了数个刑案高手,配合兵部以及地方上封存的案卷,很快就找到了突破口。

罗通当时的手尾的确处理的很好,尤其是负责查案的兵部尚书王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,基本上军中能够查到的痕迹,知道内情的经手人,全都被他灭口。

至于,当时购买军器的那批山匪,也被寻机剿灭。

应该说,现在要去查,难度是很大的。

但是,在经过仔细的排查之后,于谦发现,军中痕迹被清扫的干干净净,可那伙山匪,在被剿灭之前,却曾经发生过一次内讧。

那次内讧闹得很厉害,寨子发生了火并,最终有一批人逃了出去,不知所踪,而剩下的人,被随后而来的官军剿灭。

那批逃出去的山匪,身上就携带了部分军器。

于是,于谦派人仔细追查,最终在陕西附近,查到了这帮人的踪迹,如今已经拿到了口供。

虽然说,他们并不知道,当初倒卖军器的是谁,但是,一应的数量,类型,都和当时军中报损的相吻合。

单这一点,罗通就逃脱不了干系。

他当时是督军御史,军器即便不是他倒卖的,但是无故流出军中,被当做战损报送朝廷,也是渎职之罪。

按理来说,这件案子继续往下查,还能查出更多的东西,但是,于谦没有那个心思去查了。

罗通的案子,不过是个幌子而已。

有渎职之罪已经够了,再往深了查,一则难度巨大,耗时耗力,二则也没有太大的意义。

除了罗通的案子之外,于谦身负的第二个使命,就是巡查诸边,实地勘察九边重镇方案的可行性。

这段时间下来,以大同为中心,西至甘肃,东至宣府,于谦基本上都已经跑了一圈,得见的状况,让他颇为焦虑。

去岁也先入侵,声势浩大,诸多的关隘战损都很严重。

虽然工部承旨,已经调集各地的工匠,全力修复,但是,因为财政的原因,还是很多地方还是迟迟未曾修复。

想要再进一步改建出足以和大同,宣府媲美的军镇,所要面对的问题有很多。

军务上的问题,于谦有信心解决,但是财政上的问题,却是一个大缺口。

只有亲自看过各地破旧的城池,于谦才越发能够感受到,建立九边防线的重要性。

所以,自然而然的,他就越发的关注,各地的军屯情况。

然而一查之下,于谦才感到越发的心惊。

大明如今的军屯数量,登记在册的,比诸开国之时,已经足足少了三分之一,原本只是作为补充的开中法,已经成为边境军费的主要来源之一。

这一点,于谦作为兵部尚书,心中早就有数。

但是,让他没有想到的是,各地仍在正常运转的军屯,已经不足总数的三分之一。

这是什么概念?

不足三分之一的正常军屯,却要提供三分之二的军屯赋税。

换而言之,耕作军屯的官军,所承担的赋税,实质上已经增加了一倍。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